【影音】如何吃出健康?你吃什麼就會變成什麼?
隨著年齡增長,常常越吃越少,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不達建議攝取量。飲食上的攝取不足,初老時期是主要引起營養不良的原因。如何把握營養補充時機,吃得好,吃得夠,吃得巧!一起來健康吃,快樂活!
隨著年齡增長,常常越吃越少,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不達建議攝取量。飲食上的攝取不足,初老時期是主要引起營養不良的原因。如何把握營養補充時機,吃得好,吃得夠,吃得巧!一起來健康吃,快樂活!
日本出名營養師「菊池真由子」最近著文談論5項「短命飲食」,其一就是「65歲以後先吃菜也錯」。習慣先吃菜的民眾看到之後難免緊張。
民眾在看到指標性人物的言論時,不要恐慌,瞭解這個言論背後的含意更為重要,瞭解後再判斷此論點是否合乎自己的需要。
瞭解先吃菜(包含青菜、與蛋白質食物主菜)再吃飯的論點的意義
許多營養學者、營養師、醫師鼓勵民眾先吃菜再吃飯的目的是要藉由蔬菜、蛋白質食物,減緩血糖起伏,也就是讓血糖緩緩上升,緩緩下降,可延遲(下)餐前飢餓感、幫助食慾控制、與體重管理,長期執行更可減少糖尿病風險。
地球健康永續飲食(Planetary Health Diet, PHD)是近期最夯,被認為是最能促進健康、確保糧食安全、又降低碳排護地球永續的飲食。簡單的是原則就是少紅肉、多蔬食,少加工,然而要怎麼簡單的實行出來呢?各種食物到底該吃多少呢?
在台灣人既有圍桌挾菜吃的飲食文化裡,以餐盤定量,「每人前面加個餐盤取菜後進食」的新飲食文化應不難執行。
若以早餐每天一杯奶,雜糧土司堅果塗醬,蔬果歸午晚餐的方式來規劃,吃1200到1800大卡每天五蔬果的人午晚餐盤應長這個樣子。熱量再高的人就需要加大盤子吃7蔬果,甚至9蔬果的組合囉!
世界地球日(4/22)談How to組裝一個地球健康永續飲食餐盤呢? 閱讀全文 »
根據「早安健康」中「65歲後先吃菜也錯?改掉5種「短壽飲食」遠離失智肌少」這篇文章,提到日本營養師菊池真由子的觀點:60多歲後「瘦不一定是健康,反而會變得憔悴、缺乏活力」,更難健康長壽!這句話其實莫衷一是非常複雜,讀者常會各自解讀,各取所需的隨己意引用。今天針對這個論點來做一闡述。菊池真由子說的5種「短壽飲食」以後也會進一步討論。
你是不是有聽過人說:「您這樣胖胖的很好,不用減肥,老人家就該胖一點。」、或是「年紀大了要儘量多吃讓自己胖一點。」。我要強調的是原本健康體格正常不胖的老人絕對不應該刻意多吃增重,以下解析說明。
這個說法對嗎??「高齡者瘦不一定是健康,反而更難健康長壽。」 閱讀全文 »
永續是時下最熱門的議題,地球永續飲食的新觀念也受到重視,如何實踐在日常飲食呢?營養流行病學博士潘文涵最推薦每天吃毛豆和豆干,就能將地球永續飲食,輕鬆融入日常生活。
地球永續飲食這樣做 3招輕鬆達標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指出,地球永續飲食強調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原則,其中減少紅肉的攝取,可能是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提供飲食3原則協助達成目標。
甚麼是地球健康永續飲食?
近年來最夯的飲食是「EAT-Lancet飲食」,也被稱為「地球健康永續飲食(Planetary Health Diet」或「以植物為主的飲食(Plant-based diet),它是一個促進人類健康和環境永續的飲食框架。由一群國際科學家研議而成(EAT-Lancet 1.0委員會),於2019年發表在《刺絡針(或稱柳葉刀)》這個醫學期刊上。EAT-Lancet飲食的主要目的是因應兩個相互關聯的全球挑戰,(1)為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提供充足健康的飲食,以及(2)迫切需要減少食物生產對環境的影響。EAT-Lancet 2.0委員會已經從2022年開始運作,我個人就是2.0委員會的成員之一,我們將在2024年底到2025年初發表第二篇相關論文。
為了地球永續,降低氣溫,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改變飲食來減少碳排喔!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