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panwhsblog@gmail.com

地球永續飲食怎麼吃?

永續是時下最熱門的議題,地球永續飲食的新觀念也受到重視,如何實踐在日常飲食呢?營養流行病學博士潘文涵最推薦每天吃毛豆和豆干,就能將地球永續飲食,輕鬆融入日常生活。

地球永續飲食這樣做 3招輕鬆達標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指出,地球永續飲食強調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原則,其中減少紅肉的攝取,可能是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提供飲食3原則協助達成目標。

地球永續飲食怎麼吃? 閱讀全文 »

為了地球永續,降低氣溫,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改變飲食來減少碳排喔!

甚麼是地球健康永續飲食?

近年來最夯的飲食是「EAT-Lancet飲食」,也被稱為「地球健康永續飲食(Planetary Health Diet」或「以植物為主的飲食(Plant-based diet),它是一個促進人類健康和環境永續的飲食框架。由一群國際科學家研議而成(EAT-Lancet 1.0委員會),於2019年發表在《刺絡針(或稱柳葉刀)》這個醫學期刊上。EAT-Lancet飲食的主要目的是因應兩個相互關聯的全球挑戰,(1)為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提供充足健康的飲食,以及(2)迫切需要減少食物生產對環境的影響。EAT-Lancet 2.0委員會已經從2022年開始運作,我個人就是2.0委員會的成員之一,我們將在2024年底到2025年初發表第二篇相關論文。

為了地球永續,降低氣溫,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改變飲食來減少碳排喔! 閱讀全文 »

我家年年吃的—無肥肉香腸

作為一個營養學者,雖然喜歡吃香腸,但考慮到過多的肥肉,危害健康,不斷的思考另類作法?

我請教傳統市場裡灌香腸的豬肉販,關於香腸的肥瘦比,得到7分瘦肉3分肥肉的建議。於是我每年,都是買7斤瘦豬肉,搭配3斤白玉豆乾(就是沒有染上褐色的豆腐乾),請肉販按照我的配方做香腸。

我們家的香腸有兩種口味。一種是我母親發明的無糖無醬油香腸,主要是用鹽調味,配上高梁酒,和炒香的花椒打成的細粉和少許胡椒粉,不好看,但風味獨特。另一種就是坊間的甜味香腸,為了不用白糖,我都自備紅糖,請肉販加入醬油、高梁酒、和紅糖。兩種口味各做10斤,肉販還幫忙烘乾,我拿回家直接就凍在凍箱裡,可以吃上大半年。

我家年年吃的—無肥肉香腸 閱讀全文 »

飲食和學生在校成績是有關係的!!

父母對於孩子們在校學習狀況和成績表現都非常重視,不過可能沒有注意到孩子們在校的成績與表現,和飲食大有關係。

我曾經指導博士班學生以台灣小學生的資料,來研析這個問題,探討兒童的飲食型態與整體學業表現之間的關係,發現了一些相當重要的結果,這篇文章已經在2007年就發表於美國營養師學會雜誌。飲食的影響範圍超乎想像,在這裡推廣一下。

由2001-2002年的小學兒童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我們獲得了2222名小學生提供的完整的人口統計、人體測量、飲食和生活方式以及老師評出的整體在校表現分數。分析發現,台灣小學生中有7.1%的孩子學業表現不理想,這些學生不理想的學業表現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

飲食和學生在校成績是有關係的!! 閱讀全文 »

推薦幾道PHD菜餚

PHD就是Planetary Health Diet,以「植物為主」的「地球永續飲食」,其強掉的幾個原則中,減少紅肉最不容易。為了要減少紅肉,我挑出下面三道菜和一個方法,推薦給大家,因為我的原則是:至少一半的蛋白質來自植物,儘量用白肉。
(1) 帶殼水煮毛豆
(2) 素滷豆干
(3) 牡蠣煎蛋
(4) 合適的話以雞肉取代紅肉 (如:京醬肉絲)

推薦幾道PHD菜餚 閱讀全文 »

老人血壓偶爾偏高,以平常心待之,見招拆招。

我有一個朋友平日血壓正常,因為晚上血壓突然飆高,嚇到恐慌症(Panic attack) 發作,我有感而發,寫了這個短文,給老年人參考。

老人血壓波動是必然的,因為年紀大了,對於環境的改變調適比較慢。只要平常血壓都沒有超標,只是在特別情況,偶而發生,就不是高血壓。當然平均血壓越靠近120/70是越好。一般正常的血壓型態,是白天較高,晚上較低;有一定的規律。

通常,冬天太冷、夏天突然變天(如颱風天),或是突然吃太鹹,有壓力時,太勞累時,都可能會血壓飆高。

這時,需要一些應對方法,可以由醫師那裡拿一些降血藥物備用,只在這種情況下吃,藥物停下來後還是建議每天早晚量血壓,若是血壓穩下來就不必再吃,若是停藥後血壓就升高,那就有已發展出高血壓的可能,建議須至門診專業諮詢或治療。

老人血壓偶爾偏高,以平常心待之,見招拆招。 閱讀全文 »

吃什麼食物增加維生素D攝取量?

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不多,很容易記

維生素D對身體太重要了。雖然不容易吃夠維生素D,記得一兩個原則,起碼可以提升一些攝入身體的維生素D。維生素D的主要食物來源有二,一個是各式菇蕈類,其中曬過太陽的特別高;另一個就是魚類,包括各式新鮮魚、魚罐頭、魚產品。請注意魚以外的其他海鮮類維生素D不多。

鮮奶、奶粉只有強化的才富含維生素D

有些專文也提到奶類,其實只有國外的奶類因為強制添加維生素D,才讓奶類上榜成為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在台灣只有奶粉或某些沖泡飲品有維生素D之強化,台灣鮮奶架上三不五時會出現一兩隻有維生素D強化的類鮮奶,要仔細看才會發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向政府提出依法「要求業者強化維生素D」的建言。

吃什麼食物增加維生素D攝取量?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