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北冬蟲夏草」,是一種營養的菇蕈類

我認識黃檀溪教授,是經由我在康乃爾大學博班同學陳宗憲的介紹,黃陳兩位教授都是中央研究院植物所研究人員。記得我當時走在中研院步道上撞見陳宗憲,他突然提及他90幾歲的母親曾罹患肺癌,診斷時已處末期醫師不主張治療,只好試試中藥,藉著黃檀溪教授培養的「北冬蟲夏草」,緩解了咳嗽的徵候大約10個年頭。這可能是個特例,不過因此而認識黃教授,有時到他退休人員辦公室找他聊聊天並買他的蟲草給我90幾歲老母親保養。最近我自己邁入銀髮族行列,常感覺唱詩歌時氣力不足,也開始吃黃教授的蛹蟲草,感覺頗有幫助。

「北冬蟲夏草」,是一種營養的菇蕈類 閱讀全文 »

【影音】如何吃出健康?你吃什麼就會變成什麼?

隨著年齡增長,常常越吃越少,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不達建議攝取量。飲食上的攝取不足,初老時期是主要引起營養不良的原因。如何把握營養補充時機,吃得好,吃得夠,吃得巧!一起來健康吃,快樂活!

【影音】如何吃出健康?你吃什麼就會變成什麼? 閱讀全文 »

【分享】過動兒爸媽不哭!治療過敏、吃對食物,可能改善病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本研究專欄簡介了過動症(ADHD),並針對過敏、貧血及飲食不當與ADHD風險增加的相關性進行深入探討與建議。文中分享了潘老師長達二十年與孩子一同對抗ADHD的親身經歷,以及在此過程中取得的突破。透過這些故事與研究,期望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幫助與參考,尤其是那些面臨相似挑戰的家庭。希望大家從中獲得啟發並能夠應用到生活中。

【分享】過動兒爸媽不哭!治療過敏、吃對食物,可能改善病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閱讀全文 »

營養能不能幫助精神疾病的預防及管理?

你有沒有發現周圍好多朋友的家人罹患精神疾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罹患精神疾病患,影響人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對家人、社會會造成極大的負擔。

我個人對精神疾病有興趣,起源於兒子2歲小時就被診斷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需長期使用利他能(Ritalin),10歲時轉型成為妥瑞士症,試藥過程非常不順利,才嘗試改善體質的道路,藉由改善一個一個的生理問題,逐漸克服了疾病。也因此開始把一些觀察作大膽假設,展開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危險因子研究,曾以路徑分析發現飲食不當影響血液中多種營養素濃度,再進一步影響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風險。之後也曾使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發現兒童在校整體表現不良和飲食不當的關係,以及老人憂鬱症和貧血以及血液中維生素B6葉酸低下的關係;開啟了我對營養精神疾病學的關注與興趣。

營養能不能幫助精神疾病的預防及管理?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