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分享】過動兒爸媽不哭!治療過敏、吃對食物,可能改善病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本研究專欄簡介了過動症(ADHD),並針對過敏、貧血及飲食不當與ADHD風險增加的相關性進行深入探討與建議。文中分享了潘老師長達二十年與孩子一同對抗ADHD的親身經歷,以及在此過程中取得的突破。透過這些故事與研究,期望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幫助與參考,尤其是那些面臨相似挑戰的家庭。希望大家從中獲得啟發並能夠應用到生活中。

【分享】過動兒爸媽不哭!治療過敏、吃對食物,可能改善病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閱讀全文 »

營養能不能幫助精神疾病的預防及管理?

你有沒有發現周圍好多朋友的家人罹患精神疾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罹患精神疾病患,影響人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對家人、社會會造成極大的負擔。

我個人對精神疾病有興趣,起源於兒子2歲小時就被診斷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需長期使用利他能(Ritalin),10歲時轉型成為妥瑞士症,試藥過程非常不順利,才嘗試改善體質的道路,藉由改善一個一個的生理問題,逐漸克服了疾病。也因此開始把一些觀察作大膽假設,展開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危險因子研究,曾以路徑分析發現飲食不當影響血液中多種營養素濃度,再進一步影響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風險。之後也曾使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發現兒童在校整體表現不良和飲食不當的關係,以及老人憂鬱症和貧血以及血液中維生素B6葉酸低下的關係;開啟了我對營養精神疾病學的關注與興趣。

營養能不能幫助精神疾病的預防及管理? 閱讀全文 »

這個說法對嗎??「高齡者瘦不一定是健康,反而更難健康長壽。」

根據「早安健康」中「65歲後先吃菜也錯?改掉5種「短壽飲食」遠離失智肌少」這篇文章,提到日本營養師菊池真由子的觀點:60多歲後「瘦不一定是健康,反而會變得憔悴、缺乏活力」,更難健康長壽!這句話其實莫衷一是非常複雜,讀者常會各自解讀,各取所需的隨己意引用。今天針對這個論點來做一闡述。菊池真由子說的5種「短壽飲食」以後也會進一步討論。

你是不是有聽過人說:「您這樣胖胖的很好,不用減肥,老人家就該胖一點。」、或是「年紀大了要儘量多吃讓自己胖一點。」。我要強調的是原本健康體格正常不胖的老人絕對不應該刻意多吃增重,以下解析說明。

這個說法對嗎??「高齡者瘦不一定是健康,反而更難健康長壽。」 閱讀全文 »

飲食和學生在校成績是有關係的!!

父母對於孩子們在校學習狀況和成績表現都非常重視,不過可能沒有注意到孩子們在校的成績與表現,和飲食大有關係。

我曾經指導博士班學生以台灣小學生的資料,來研析這個問題,探討兒童的飲食型態與整體學業表現之間的關係,發現了一些相當重要的結果,這篇文章已經在2007年就發表於美國營養師學會雜誌。飲食的影響範圍超乎想像,在這裡推廣一下。

由2001-2002年的小學兒童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我們獲得了2222名小學生提供的完整的人口統計、人體測量、飲食和生活方式以及老師評出的整體在校表現分數。分析發現,台灣小學生中有7.1%的孩子學業表現不理想,這些學生不理想的學業表現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

飲食和學生在校成績是有關係的!!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