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長壽秘訣、我的餐盤、「植物為主」飲食 —— 千禧之愛
【CNEWS】 健康到老不是夢!千禧之愛基金會舉辦長壽秘訣講座 【樂齡族想擁有健康自主生活 從預防肌少症開始! […]
【影音】長壽秘訣、我的餐盤、「植物為主」飲食 —— 千禧之愛 閱讀全文 »
【CNEWS】 健康到老不是夢!千禧之愛基金會舉辦長壽秘訣講座 【樂齡族想擁有健康自主生活 從預防肌少症開始! […]
【影音】長壽秘訣、我的餐盤、「植物為主」飲食 —— 千禧之愛 閱讀全文 »
日本營養師菊池真由子提到高齡危險飲食習慣之二是:高齡者「為了補充蔬菜而喝蔬果汁」!認為吃蔬菜本身更重要。另外特別建議吃「綠黃色蔬菜」包括:南瓜、青花菜、紅蘿蔔、番茄等,她認為這些富含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營養素,不僅能抑制老化,還能預防免疫力降低,一舉數得。我原則上同意她鼓勵吃蔬果的意見,但建議更要加強多色蔬菜,所謂五色蔬菜,綠、黃、紅、白、紫或黑的,能選就都選喔!蔬菜本身雖是上選,蔬果汁有那麼不好嗎?我覺得在老年人需要更靈活運用的態度,在需要的時候用得對,能使健康更晉級。
如何健康喝蔬果汁呢?
現實飲食環境並不友善,外食不見得有買蔬菜的機會,回家後自製蔬果汁補充一下,豈不是營養大加分?只要不買添加過糖的成品,坊間現有許多現打蔬果汁販售店是不另外加糖的,主動要求蔬果汁不加糖也是一變通辦法。對於牙口較差的老人,我覺得百分百蔬果汁,以蔬菜為主,用水果、甚至優格或豆漿調味是很好的方案。
地球健康永續飲食(Planetary Health Diet, PHD)是近期最夯,被認為是最能促進健康、確保糧食安全、又降低碳排護地球永續的飲食。簡單的是原則就是少紅肉、多蔬食,少加工,然而要怎麼簡單的實行出來呢?各種食物到底該吃多少呢?
在台灣人既有圍桌挾菜吃的飲食文化裡,以餐盤定量,「每人前面加個餐盤取菜後進食」的新飲食文化應不難執行。
若以早餐每天一杯奶,雜糧土司堅果塗醬,蔬果歸午晚餐的方式來規劃,吃1200到1800大卡每天五蔬果的人午晚餐盤應長這個樣子。熱量再高的人就需要加大盤子吃7蔬果,甚至9蔬果的組合囉!
世界地球日(4/22)談How to組裝一個地球健康永續飲食餐盤呢? 閱讀全文 »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由Walter Willett 教授發想,每年都舉辦巧克力創意比賽,Building a better dessert: the ‘Three Pleasures’。
使用無糖黑巧克力、水果、堅果搭配。
Willett 教授,外出用餐時,都會挑戰主廚,看看能否用這三樣,或許再加一點好酒,給他上個無外加糖的驚喜甜點。
〔原文發布日期為2023.12.14〕
影星周海媚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這幾天過世。
讓我想提及我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管理師朋友,她年齡相仿,雖然有自體免疫疾病,需要經常跑醫院追蹤各種自體免疫指標,但藉著自學營養學,使用各種抗發炎食物組成的健康飲食,進行多元化運動,能讓疾病進程減緩,看看照片中她的飲食和健美的身影。
童綜合醫院風濕病健康促進中心所著「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飲食該怎麼吃」的文章,寫得全面又到位,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得舒飲食」和衛生署針對一般人建議的飲食指南一樣,包含了六大類食物:(1)蔬菜類、(2)水果類、(3)脫脂/低脂奶類、(4)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類(豆、魚、禽肉類)、(5)五穀雜糧類、(6)油脂及核果種子類。
得舒飲食的各大類食物的建議份數和對一般人建議飲食指南不太一樣可選擇的食物種類也有所講究。下圖是我和董氏基金會合作設計的「得舒飲食」LOGO,一些口訣可以幫助記得這個飲食的特色。
「每天五蔬果」是個家喻戶曉的口訣,但其實攝取量因人而異。
「蔬果5-7-9」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口訣。根據個人情況,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蔬果才能達到最佳健康狀態。舉個例子:
我個人每天吃7份蔬果,因為我去發現只吃5份蔬果時,我的血中抗氧化能力仍然偏低。這可能與我對麩質的過敏以及家族性的發炎體質有關。